-
韩国学者:特朗普要4000亿美元,韩国给得起吗?
最后更新: 2025-08-03 14:56:28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自李在明上台以来美韩关系的微妙变化?特朗普的“冷落”究竟出于何种目的?
对此,韩国汉阳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闵贵植向观察者网表示,韩国的在野党和保守派为了攻击李在明总统,正试图给他贴上“亲中派”的标签,然而,李在明并非亲中派,而是实用主义者。李在明认为尹锡悦政府过度的“亲美”“亲日”立场给韩国国家利益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他试图将其恢复为正常的平衡外交政策。
闵贵植指出,特朗普“冷落”,既是他特有的谈判策略之一,也是旨在驯服韩国新任总统的战术性行为。以“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计划”为例,实际上该计划早在卢泰愚政府时期就已启动,后来更是经韩美双方协商后做出的决定。然而,随着驻韩美军作战范围和角色发生变化,美国目前完全没有收回该权力的意图——“因此,李在明的战时作战指挥权收回主张被视为损害美国利益,美国也可能通过操控韩国保守派将李在明塑造成亲中派。”
闵贵植进一步分析称,目前韩美领导人会晤未能安排,可视为两国之间存在博弈。然而,韩国所谓的“亲美”保守派媒体却因害怕这种氛围,批评李在明未能与特朗普会面是因为他“亲中”。因此,韩国舆论中李在明的“亲中”形象并非普通民众的看法,而是来自韩国保守媒体的攻击,支持李在明的许多国民也并不认为他是亲中派。
谈判时限将至,韩国该如何应对?
日美达成关税协议后,谈判压力骤然转向韩国,韩国国内随之掀起了对该协议的讨论。一部分观点认为这是一份“良好的成绩单”,因其令双方均感满意;但也有人指出,日本为此付出了相对高昂的代价,强调韩国必须引以为戒。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IC Photo
闵贵植指出:
首先,日本依赖日美同盟关系的惯性,期待能获得特殊待遇,但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毫无考虑同盟国立场的意图——这是石破茂首相的一个误判。
其次,日本的政治安全自主性与经济规模相比过于低下,政治领导人的意识也已完全受制于美国。
最终,日本同意以出口关税降至15%为代价,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其中90%的投资利润归美国所有——这完全是掠夺性的协议。
更严重的问题是,投资项目由美国决定,日本无权参与决策——这与殖民时代的掠夺行为毫无二致。
当前,美国在完成对日谈判后,立即将矛头指向韩国。“李在明总统短期内可能会坚持强硬立场以维护国家利益,但对于特朗普的种种不合理压力,韩国能否承受其疯狂的攻击?这是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在与闵贵植教授的连线中,他还指出了韩国在对美谈判上存在的一个显著不利因素——内部缺乏团结。
韩国的保守派因持有“亲美”和“亲日”情绪,不仅不会对抗美国,还可能通过与日本的谈判结果对比,形成“韩国只要维持15%的关税,其他方面都可以让步”的舆论。
闵贵植认为,目前保守媒体将“维持15%出口关税视为韩国对美谈判底线”,是在谈判策略上的重大失误,“但更严重的是,他们根本不认为‘对美国屈服’是一个大问题”。
“令人悲哀的是,主张提高驻韩美军驻留费用的保守派已大量出现,这正是韩国的现实。此外,数十年的惯例已深入官僚体系骨髓,韩国官僚缺乏为国家利益与美国坚决对抗的意志和能力。尽管新政府上台后正努力为官僚体系营造新风气,但考虑到关税谈判的日期将至,现实情况确实相当悲观。”
与其他国家一样,以韩国的“底牌”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舍弃什么”。
权日淑对观察者网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侧重于削减对美贸易逆差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目前美国对准农业市场开放和防卫费分担的扩大,在谈判中很可能要求韩国在其他领域作为交换。因此,现在对于韩国而言,“要明确放弃什么,比明确想获得什么,更重要”。
权日淑主张,韩国应力争将汽车等核心出口产品的关税降至15%以下,并确保在投资基金的运作中拥有决策权——即韩国不能仅充当“资金提供者”,而应确保投资方向与供应链稳定及韩国产业发展直接挂钩。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对外国产汽车征收25%关税后,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的出口汽车。韩联社
当然无论如何,关税谈判将是李在明政府目前为止最大的执政挑战。如果最终的关税谈判结果让国民难以接受,那反对党将持续发起攻击,原本的支持者可能也会改变态度。
闵贵植认为,无论是进步派还是保守派,都可能因此爆发不满:保守派将利用这一问题作为攻击执政党的借口,而非单纯针对“对美让步”本身;而进步派则会借此扩大对李在明政府身份认同的质疑空间。
“目前进步阵营已对李在明政府以实用主义为旗号的整合性举措持怀疑态度,而韩美关税谈判与驻韩美军驻留费谈判将成为评估李在明政府的重要试金石,预计这一问题将持续至明年6月的地方议会选举”。
总结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正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韩国经济结构高度依赖出口,国内市场相对有限,且出口高度集中于汽车、半导体等少数品类。这种对外部冲击极其脆弱的结构,削弱了韩国在对美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和应对空间。
文在寅政府时期,韩国汽车生产设施和半导体工厂已开始向美国转移,近期造船业也加入赴美行列——这一趋势已导致韩国本土制造业能力下滑、劳动力市场萎缩等经济社会问题浮现。若特朗普再次推动此趋势加速,韩国经济可能将面临严峻困境。
据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将于本月31日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谈判,同日,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也将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如无意外,此次会谈将成为美韩谈判的关键节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高官炫上了:欧盟“滑跪”,连我都没想到…
2025-08-03 13:41 -
特朗普身段放软,有人瞎操心:中国胃口会更大
2025-08-03 12:4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京照相馆》上映后,日网民竟称:假的,碰瓷广岛,是反日宣传
2025-08-03 12:44 日本 -
“中方寸步不让,治住了美国,有信心拿捏我们…”
2025-08-03 12:09 -
被美国逼急,“去找中国帮忙吧,电车关税也该撤了”
2025-08-03 12: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对印下“最后通牒”:朋友,你们要付25%
2025-08-03 12:0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距震中仅120千米,俄太平洋最重要核潜艇基地可能遭海啸威胁
2025-08-03 11:53 地震 -
直播中没忍住爆粗口,忙道歉:我是不是得走人了?
2025-08-03 11:45 美国一梦 -
俄8.7级地震,70年来最强!我沿海将迎灾害性影响
2025-08-03 11:30 地震 -
英国也打算承认巴勒斯坦国,除非以色列...
2025-08-03 11:13 -
美前国安局局长污蔑:我们有漏洞,被中国逮到了
2025-08-03 10:45 -
特朗普又威胁:俄罗斯得在10天内同意停火,否则加关税
2025-08-03 10:06 乌克兰之殇 -
怕特朗普反悔,日本主动放弃
2025-08-03 09:3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如果中国不再把欧洲放在眼里,怪得了谁?”
2025-08-03 09:19 观察者头条 -
涉及华为,西班牙首相“顶住”欧美“强烈批评”
2025-08-03 09:12 网络安全 -
用AI眼镜移动支付、玩黑神话?听听试过的用户怎么说
2025-08-03 08:29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8-03 08:25 地震 -
泰国军方:柬埔寨再次违反停火协议发动袭击
2025-08-03 07:28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2025-08-03 06:52 中美关系 -
李成钢: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2025-08-03 06:4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评论 140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评论 236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评论 322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评论 89最新闻 Hot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
创纪录!“欧洲人:中国制造真香”
-
“俄油,印度照买不误”
-
白俄罗斯防长:感谢中国军队
-
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
“令人惊叹,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
-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遇“百年屈辱”,轮到我们了
-
“尹锡悦仅穿内衣,躺地拒捕,太尬了…”
-